为深入推进玉溪师范学院“一流地方应用型大学建设”,大力提升第二课堂人才培养质量,全力打造“在国歌声中成长”实践育人品牌,构建协同育人体系,玉溪师范学院湄公河次区域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携手玉溪市特殊教育学校,联合打造玉溪师范学院2025年“国歌声中成长”校园文化活动品牌示范项目——《非遗传承进特校,讲述了不起的中国》。2025年5月29日,在玉溪市特殊教育学校五楼大会议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传承活动拉开帷幕。由玉溪师范学院湄公河次区域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冯丽荣老师带领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带着钩编非遗技艺走进特校课堂,与孩子们一同体验“指尖上的非遗艺术”。


活动伊始,冯丽荣老师介绍本次项目活动的主要内容、学习要求和学习意义所在。随后,学生志愿者们按事先分好的小组,分别进入到听障七年级、九年级、高一年级和视障高三年级及家长群中,分发工具和材料,展开活动,成为非遗传承的小老师。他们耐心细致地给同学们讲解钩编的基本针法和钩编技巧,从起针到每一个针法的变化,都手把手地进行示范。同学们眼中充满了专注、好奇与渴望,持针的手不停地、努力地跟着志愿者的动作比划。尽管动作稍显迟缓,但执着专注和不服输的劲头让人动容。在志愿者们的鼓励和帮助下,同学们逐渐掌握了基本的钩编针法,一件件稚嫩却充满心意的小作品在他们的手中慢慢成型。


此次活动不仅为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了解非遗文化的窗户,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同时,也为玉溪师院在校大学生志愿者们提供了一个实践锻炼的平台,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活动结束后,玉溪市特殊教育学校杨进宏校长和柳晓燕副校长表示,未来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让更多的非遗文化走进特殊教育校园,为特殊孩子们的成长注入更多的文化养分,同时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