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馆  
  其它文章:
  玉溪师范学院传习馆团队赴云南大学...
  玉溪师范学院传习馆与华宁宁州陶发...
  非遗传承进特校,讲述了不起的中国...
  传习馆与玉溪第五小学开展“馆校合...
  玉溪市2025年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周启...
  玉溪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传习馆联合关工委开展“云南韵”南...
  玉溪师范学院传习馆与华宁宁州陶发...
  云南省义务教育青年教师培训班学员...
  传习馆积极落实科研诚信教育,开展...

当前位置: 首页 > 非遗 > 记录性保护--田野 > 正文

田野调查案例—云南元江哈尼族音乐文化传承模式实践
时间:2020-05-15 15:18:36   来源:   阅读次数: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倪伟顺
项目主持人:范晓晶
    哈尼族民间音乐丰富,但由于其本身难以记录、不易保存的特点,加上缺之系统的收集和整理,尼族传统民族音乐正在慢慢消失。民族音乐的传承大都是在生活中口传心授的,没有专门教授演唱和创作的科班。真正意义上的父子传承师徒传承也是没有的。因此,经常出现一种曲调多种词的现象,几乎都是在传唱的过程中不断被创作的。人们以自己的愿望和理解不断地改造它、丰富它,使其更符合自己的需要。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淘六那些相形见绌的作品,使民族音乐日益精美凝练,日超完善地向前发展。
    项目成果:收集整理文字資料4000字、图片300张、视顺120段。
完成田野调查报告一篇。

 


下一篇:田野调查案例—元江哈尼族音乐文化传承模式实践